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深度 >

当前报道:没有所谓的酿酒产业地理黄金带

2023-06-25 20:05:19    来源:酒了解

在白酒酿造行业内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北纬33°左右是酿酒产业黄金分布带”,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酒产业的分布。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中国北纬15°至45°均产好酒,国外北纬18°至60°左右也盛产美酒。事实上,酿酒产业发达与否,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关系更为密切,从中国酒产业的地理分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结论。


(相关资料图)

中国的酒产业主要分布在两个聚集区,一个呈十字交错分布:横向上从苏北、淮北延伸至陕西的宝鸡、甘肃的天水,中经河南;纵向上从北京经河北沧州,山东德州、济宁直通江苏南通、浙江绍兴。

该聚集带分布着陕西西凤酒、山西汾酒、河南仰韶酒、江苏洋河酒等著名的白酒产业。这条白酒聚集带实际上就是古大运河的经济聚集带。

▲大运河水系图

大运河西起长安(可延至宝鸡、天水)的渭水,东至江苏旧黄河入海口;北起北京,南达杭州,人工开凿的运河,加上天然的河流水系,构成了覆盖大半个中国的水陆联运网络体系,涵盖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富庶的地区。

自隋唐起,运河就是贯通南北的经济运输带,运河两岸发展出了重要的城市和工商业区,工商业资本的聚集使酿酒产业获得了资金,而城市流动人口和富商及漕运管理官员队伍的聚集,使这一经济带具有超强的经济消费能力,比邻水路运输要道的便利,为酒类的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运河经济区成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区,格外繁荣的经济促使中国白酒产业真正形成规模,中国酿酒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据资料记载,清朝中期,仅一个小小的洋河镇,就有二百多家酿酒的槽坊,可见酿酒之盛。当时漕运士卒加上守河人员不下百万,方得以支持这么大的酿酒生产规模。

▲江苏淮安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图

漕运始于隋唐,明初设漕运总督驻节山阳,总督天下漕运事务。漕运兼任巡府,有时还兼管河道与六部长官等,故又称漕运部院。该槽署原为历代官府所在,经多年经营,规模宏大,有房屋213间,官兵22000多人。清末漕署裁撤,改办江北陆军学堂,后毁于战火。2002年8月,漕运遗址重现于世。

1855年黄河改道之后,运河漕运逐渐废弃,但其留下的酿酒业基础和传统顽强地保留下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实行白酒国家专营,将原有的酿酒作坊通过公私合营等各种方式组成较大规模的酿酒生产厂,如今的酿酒产业分布依然沿袭着当时的格局。

另一个聚集区从四川延伸至贵州、重庆,剑南春、五粮液、泸州老窖、茅台等名酒分布其中。该聚集区也正是古蜀道、古盐道的经济聚集区。沿线经济的繁荣带动了酿酒产业的发展,催生了现今的酒产业格局分布。

所以,准确地说,是运河经济的“黄金带”成就了酿酒业的高密度聚集。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