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夏季高温天,如何预防中暑、避免空调病?
时下正值盛夏的高温酷暑夹杂暴雨季节,也正是中暑和夏季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如何平稳安全度过盛夏,对于体弱的婴幼儿和老年人是个考验。每年的夏季从6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疾控中心重点监控中暑和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时期,早期发现和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始终是应对突发疾病的良策。
(资料图片)
尽管2023年没有2022年的持续高温导致重症中暑案例的短期频发,但是为了避免发生中暑,依然需要了解中暑的一些常识。中暑发生很隐匿,有时很难与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容易导致误诊。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体内大量失水、失盐且积聚大量余热,从而出现的机体代谢紊乱现象,主要表现有:发热、头昏、头痛、胸闷、虚脱无力、短暂的意识丧失甚至持续昏迷、大量出汗、有时反而是汗闭,皮肤干燥,不出汗导致散热困难等。体弱多病,患有心脏、肾、肝疾病患者以及老人孩童以及高温作业人员是中暑发病的高峰人群,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是常见的诱因。
中暑有哪几种情况?
中暑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多汗、口渴、头昏、头晕、头痛、全身疲乏、胸闷、心慌、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这时候就应该减少活动,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待在家中的老人,往往舍不得用电,在高温环境中不知不觉就中暑了,需要及时降低室内的温度,防止中暑进展。
2.轻度中暑:除具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同时兼有以下情况之一者:①面色潮红、胸闷、心率加快、皮肤灼热;②体温在38℃以上;③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此时应该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必要时立即就医。
3.重度中暑:包括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三型,如不及时处理,易引起全身衰竭而死亡,故应立即就医。①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和大量出汗后,出现强直性肌肉痉挛,常见于活动较多的年轻人。②热衰竭:常见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湿热环境中大量出汗,丢失体液所致。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口渴、胸闷、恶心、呕吐、心慌、多汗、呼吸增快、脉搏细速、心律失常、皮肤湿冷、晕厥、血压下降甚至休克。③热射病: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灼热、神志不清、抽搐发作、呼吸急促、心跳快,瞳孔异常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室内外剧烈运动导致的劳力型热射病,也常有发生,很容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近日有一名12岁的男孩,在未开空调的室内跑步机上运动,出现昏迷抽搐高热,导致劳力型热射病,生命危在旦夕。
如何预防中暑?
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外出最好戴个凉帽、打伞,穿浅色衣服,同时不要过度疲劳,并注意补充水分;夏季露天劳动时尽量安排在早晚,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并戴遮阳帽;随身携带降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等;对年老体弱等高发人群应重点保护,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因素。
中暑的现场急救:急救原则为尽快使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一移∶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20~25℃房间内平卧休息,帮助患者松解或脱去外衣。
二降:可用扇子、电风扇或空调帮助降温,加快蒸发、对流散热。
三饮∶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四擦∶轻症患者可反复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直至体温低于38℃。
五观:持续监测体温。①降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肛温,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根据肛温变化调整降温措施。②观察末梢循环情况,以确定降温效果。如患者高热而四肢末端冰冷、发紫,提示病情加重;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四肢末梢转暖、发紫减轻或消失,则提示治疗有效。无论何种降温方法,只要体温降至肛温38℃左右即可考虑终止降温。
六转∶一般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患者经现场救护后均可恢复正常,但对疑为重症中暑者,应拨打120,立即转送医院急救。
中暑的认识误区
很多人认为唯有高温下才会中暑,殊不知目前空气潮湿的多雨天气,即使人体大量出汗,热量也很难散发出去,积留在体内使体温快速上升,所以就很容易引发中暑。
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在15起中小学生中暑死亡案例中,约有40%是在气温不到30℃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看似“凉爽”的低温潮湿天气中,放松了防暑“警惕性”,从而导致中暑甚至发生死亡的悲剧。多涂防晒霜也不能避免中暑,很多油性的防晒霜在使用后会阻隔皮肤和空气的接触,导致汗液不能顺利排出,特别是防晒霜涂抹得过厚,体内热量不能很好地排出从而引发中暑。也有人认为室内没有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不会中暑,室内或无空调的车内,容易导致人体出汗丢失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易发生中暑。
也要预防“空调病”
为了预防中暑,在炎热的夏天,室内基本上都是在空调房间,那么待久了,人也会觉得不舒服,这时候又要防止出现“空调病”。
空调给人们带来了享受的同时也成为了侵袭健康的一大隐患。如果夏季出现不明原因的以下症状,要考虑是否发生了“空调病”?
如:①易发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如咳嗽、流涕、发热等;②干燥表现:皮肤、眼、咽喉黏膜干燥;③过敏症状:打喷嚏、流泪、皮疹等;④神经症状:头晕、头痛、嗜睡耳鸣、记忆力减退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空调病呢?
①相对密闭的空调环境下空气流通欠佳,氧气得不到补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变得“混浊”。空调容易滋生致病微生物,需要定期请专业人员清洗消毒。
②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难以快速适应,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过低温度刺激各脏器血管收缩,从而出现腹痛、肢端冰冷等相应症状。低温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易致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③空调在制冷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来自空调房间的冷凝水排出室外,使得室内空气越发干燥。人体水分散失增多,出现眼睛、呼吸道黏膜干燥,使人体感觉不适。
④空调密闭房间内负离子缺乏,使人体容易感觉头晕、疲乏等不适。
夏天高温高湿季节,日常生活离不开空调,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避免发生空调病:
①勤通风换气:空调房间应注意通风,定时开窗换气,确保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建议2小时左右开窗换气1次。
②控制适宜温度:温差过大对机体危害甚大,从空调环境外出或从室外入内最好先位于相对适中的温度环境下“缓一缓”。室内外温度最好不要超过7℃,室温最好调节在26~28℃之间。
③避免直吹,尤其是大汗淋漓的时候不能马上进入温度较低空调房间。
④空调滤网、管道、风口应勤清理消毒,避免粉尘堆积及病原微生物滋生。
如果长期在空调房间,出现上述的空调病表现,首先且最有效的措施是脱离该空调环境,若是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吸入空调环境下残留较多的粉尘或微生物,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况,应立即送医院抢救,不可耽搁。若是呼吸道或肠道感染,也建议及时就医。
无论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中暑,还是在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享受时悄然发生的空调病,预防便是最好的治疗。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科普|夏季高温天,如何预防中暑、避...
时下正值盛夏的高温酷暑夹杂暴雨季节,也正是中暑和夏季传染病的高发时 -
“记忆·记录”:一周城市生活
英国摄影师赫尔穆特·格恩舍伊姆在《创造性摄影》中提到,“摄影是... -
经中央军委批准《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为推动全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
我国首次!加注完成!
◎科技日报记者操秀英记者4日从中国海油获悉,8月3日,我国首艘、全球 -
扎根深山15载 只为乡村振兴梦
7月31日,夕阳下的切刀梁上,王凌忠眺望着远方,他孱弱的身影与山脊形 -
篮谈丨在新疆打比赛的山东男篮,为何专...
在新疆裕民打夏季联赛的山东高速男篮,为啥选择在建军节这天专门去一趟 -
忆往昔岁月 听动人故事 这批高原援兵...
全体队员瞻仰色达县红军烈士陵园。主办方供图人民网成都8月1日电今日, -
刚刚,这支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到达河北涿州
受到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洪水过境影响,河北涿州防汛形势严峻。就在刚刚, -
中国市场影响显现 美芯片巨头高通手机...
凤凰网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3日消息,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周三发布了截至 -
金融新方向,发改委研究促进创投发展举...
据发改委网站3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负责同志主持召开部 -
海正药业:累计回购约1112万股,占比0.9205%
每经AI快讯,海正药业(SH600267,收盘价:11 09元)8月1日晚间发布公 -
北湖区石盖塘:绘好“施工图”拼出“实...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陈俞任郴州报道夏日的南城,热浪翻涌,生机勃发。放 -
江永:情系“八一”走访慰问暖人心
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讯(通讯员欧阳健)为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进一 -
关于违法房屋改建我是农村的,我家在新...
关于违法房屋改建我是农村的,我家在新盖了房子后,想对老房子(老房子 -
为经营主体减负 海南上半年督促收费主...
海南日报海口8月2日讯(记者李梦瑶)今年以来,海南市场监管部门加快完 -
张家界军地医院走进千古情演艺发展有限...
培训现场。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讯(通讯员田玉霞)7月31日,张家界军地 -
2008年破坏耕地建设煤场,现在可以追诉吗
2008年破坏耕地建设煤场,现在可以追诉吗 -
青椒漫评|电影《芭比》引争议?请温和...
□韩羽儿(山西大学)万众瞩目的《芭比》真人版电影于2023年7月21日在 -
今天不小心找多了钱给客人,但客人已经...
今天不小心找多了钱给客人,但客人已经走了,没有联系电话只有身 -
航天电器(002025.SZ):控股股东航天江南...
格隆汇8月1日丨航天电器(002025 SZ)公布,2023年8月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