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2023-08-04 09:31
(资料图片)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今年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火爆,参观一票难求。
7月21日,游客在河南博物院观看春秋时期神兽造型的乐器支架。(新华社记者翟翔 摄)
过去显得有些高冷的博物馆,为何持续升温?“博物馆热”会成为“一阵风”吗?“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近日,记者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刚开馆不久,已有大量观众在门口排队等待参观,展厅内挤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11岁的马悦宸由外婆刘琴陪着参观。“我觉得对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个很好的暑假学习方式。”刘琴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部文明史,多看看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埋下文化的种子。
“这几周,河南博物院几乎天天满员,观众每天在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我们每天早上8点放出七天后的预约,一般几个小时后就约满了。”苏州博物馆副馆长孙明利说,苏州博物馆通过安排员工加班等方式延长闭馆时间至晚上9点,尽可能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馆藏文物五万余件的河北定州博物馆,今年7月接待量为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86%。
“‘博物馆热’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热度。”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介绍,山东博物馆近期日接待量均在1万人次以上,7月中旬以来的周六、周日则达2万人次,大幅超过上半年平均每日5700余人次的接待量。
山东博物馆副馆长王勇军为观众讲解。(山东博物馆供图)
刘延常说,为更好地服务观众,山东博物馆每天安排业务骨干轮流到各展厅开展讲解;还设立“馆长讲解日”,每周二上午选派一名馆领导进行讲解,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下一步,还将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让暑期的中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一些博物馆还发展了丰富的文博创意产业。
“今年暑期,南京博物院推出10大类共一千余件文创产品,其中南博院藏文物系列笔记本、南博院藏文物系列金属书签等尤受欢迎,最高时单品一天可以售出一千多件。”南京博物院文创部负责人田甜介绍。
“博物馆热”缘何兴起
记者调研发现,“博物馆热”的兴起,是多重因素带动的结果,并非偶然。
——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
“我是文博爱好者,去各地旅游,一定会去看看当地的博物馆。置身于博物馆里,仿佛走入历史深处,来到先人真实生活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温度和气息。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通过那些真实的器物表达出来,历史仿佛活了起来。”在山东济南某公司工作的于少晶说,“我个人最喜欢观看史前、商周直至秦汉时期的文物,因为我一直对于人类起源、对于在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上如何形成了对我们影响至今的文明历史充满好奇心。”
“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在“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公众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
马萧林说,博物馆近年对文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挖掘当中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现代时尚潮流有效结合,形式、内容都更加有趣,让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青少年“研学热”带动了“博物馆热”。
今年夏天“研学热”不断升温,研学旅行成为不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重要内容。在研学旅行中,一般都会安排参观博物馆。
7月21日,游客正在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新华社记者孙正好 摄)
“现在我接待的全是青少年团,夏令营、亲子游、研学团是主力军,参观博物馆是一项主要活动。”西安碑林博物馆内,导游张琳对记者说,早在今年4月份,接团日程就已经排到了8月份。
每天下班前,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都要看看当天的观众统计。“孩子的数量特别大,占暑期观众的30%以上,有的是随家人来的,有的是学校组织的。”董宝厚说,“我们很重视培养青少年对文博知识的兴趣,除了推出流动宣展车走进全省各地校园,在策展时也注重融入与青少年的互动体验。”
——一些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呈现展品吸引观众。
新石器时期的骨笛,春秋时期的楚国青铜编钟……在河南博物院,观众除了可以在展厅观看这些珍贵文物,还可以走进音乐厅,直观地、沉浸式地感受古代乐器发出的声音和魅力。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根据文物复制出来的乐器,不仅演奏古代音乐,还演奏现代流行音乐。
3D投影技术让静态的展品动了起来;AR智能导览眼镜让观众能通过语音指令、视觉识别观赏文物;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展品特性,以最佳的方式展示文物……新技术的应用,拉近了博物馆展柜中的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策划展览时,我们尽可能把深藏库房的精品文物拿到展厅去,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亲眼看到;通过不断更新内容增强观众的黏性,让观众每次进入博物馆都能有新的看点。”刘延常说。
如何更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
“今后,越来越多的人会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刘延常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10.4万家博物馆。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中国博物馆数量在全球位居前列,但每百万居民拥有的博物馆数量仍相对靠后。
当前一些热门博物馆过于拥挤、一票难求,如何更好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有更多的游客关注和走进博物馆,这让我们深感欣慰。但参观博物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如果观众过于拥挤,就很难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展品,而且还可能导致展厅空气湿度等条件的波动,对文物状态保持造成一定压力。”孙明利说。
孙明利建议,热门博物馆可考虑采用按小时预约入场、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网上“云展览”等方式,让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保持博物馆秩序,保证文物安全。
针对一些“黄牛”倒卖博物馆门票等行为,业内专家建议,文博机构可采取智能验证、限制单人最大预约量等技术手段;同时,与公安部门加强合作,建立“黑名单”制度,打击恶意抢票、囤票等行为。
山东成武县博物馆收藏有东汉蔡邕书碑刻等珍贵文物。馆长郭立说,除了那些热门博物馆,数量众多、独具特色的小众博物馆,可通过创新策展方式、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对特定主题感兴趣的观众,提升“能见度”。
“未来的文博机构还有更多空间可以探索。”河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刘卫华说,比如,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无障碍走进博物馆;与媒体联合策划推出更多与社会深度互动的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和文化影响力。
业内人士建议,公众不宜把博物馆当成景点和游乐场,不必以从众心理去“打卡”;在参观博物馆前宜提前做好功课,以便在观展时有更深的体悟;对一些热门博物馆,尽量在暑期高峰后再前往参观。(记者翟翔、桂娟、袁月明、朱筱、孙丽萍、孙正好)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 -
RPG游戏《命定奇谭》Steam页面上线 发...
今日(8月2日),集桌游跑团冒险+角色扮演于一体的RPG游戏《命定奇谭》 -
多所高校明确 老生、新生如遇紧急灾害...
多所高校明确老生、新生如遇紧急灾害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多所高校明确老 -
成都:推进算力产业自主可控 大力发展...
【大河财立方消息】《成都市加快大模型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 -
成都大运会:凉山小伙散打夺冠
8月3日,中国选手马衣姑(右)在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散打男子60公斤级决 -
工信部召开“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
据工信微报,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 -
回合制战略RPG《幻灵降世录》8月24日登...
《幻灵降世录》是一款回合制占率RPG游戏,该作由发行商PIDGames和开发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
中宏网8月2日电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上半年能源 -
生活模拟MMO游戏《Palia》CG预告发布 ...
《Palia》是一款模拟生活MMO游戏,该作近日发布了新的CG预告,游戏现已 -
量子力学的挑战和未来:未解决的问题和...
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黑龙江:“数”开新局 “智”造未来
长三角挺立创新发展潮头,领跑我国数字经济,对黑龙江省开辟发展新赛道 -
超400种药品!医保药品单独支付即将落地广东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网站获悉,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国家 -
遗迹2低产回复戒指获得方法攻略
可能有很多遗迹2网友不知道遗迹2低产回复戒指获得方法攻略,下面第一资 -
跃动“一夏” 曲靖市“川滇渝‘避暑客...
日前,曲靖市为川滇渝“避暑客”们举办的网球联谊赛在该市文体公园... -
十二战纪维多利亚怎么样 十二战纪维多...
十二战纪维多利亚怎么样十二战纪维多利亚技能介绍, -
山东省无棣县:发挥阵地优势 为职工暑...
中工网讯“每当暑假来临,我们双职工家庭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看管问... -
钓鱼城:当烽烟隐入历史尘埃
游客参观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景区护国门 刘潺 摄半月谈记者 刘 -
直流操作电源概念股查询,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概念股查询,直流操作电源概念名单一览表(8月4日),直流 -
“假靳东”们围猎中老年女性
今年65岁的陈丽莲确信自己加过演员靳东的微信。去年5月,她在抖音的直 -
大乐透第89期晒票,所谓的迷茫,其实是...
迷茫,是生命中的一种常态。当你感到迷茫时,不要惧怕,因为它正是觉醒